时间:2023-06-20作者:admin浏览: 次
恒达注册高考结束后,家长和同学们都很放松,一些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,考生和家长们要提高警惕,谨防高考骗局。
高考结束后,诈骗分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想尽快获知高考成绩的急切心理,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,称可“提前查询高考成绩”,并附上虚假广告的链接来进行诈骗,因价格不算太贵,上当的家长和考生不在少数。
不少家长和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,会迫不及待地点开链接,如此操作使手机被诈骗分子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。还有骗子会直接开价,要求家长支付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查分数。
每年高考后,一些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从网上获悉,有能通过“黑客”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,可以帮忙修改高考成绩,只要支付高价“服务费”,考生们就能得到满意的成绩。
“补录”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,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没能招满,通过花钱“打点”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,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;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,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;在一些骗局中,骗子还会谎称有特殊关系,可以购买“内部指标”“计划外指标”。
当考生准备填报志愿时,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,假冒教育局、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,在电话中准确报出考生姓名、学校等信息,以符合“奖学金”或“高考补助金”资格为由,骗取家长和考生“押金”或“手续费”。
不法分子假冒“权威专家”,自称掌握“内部大数据”,利用中介或网站、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以骗取钱财。
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,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,让考生将学杂费转/汇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。类似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,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考生的生活费、学杂费。
高考后的骗局五花八门,但万变不离其宗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。凡是涉及钱财,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,防止被骗。
1、本网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