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3-27作者:admin浏览: 次
恒达注册1869年5月4日:法国传教士谭卫道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首次捉到野生大熊猫。
在古代,熊猫并不是仅仅生活在中国,向南最远到达越南、泰国、缅甸的北部地区。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,最终熊猫成为中国的特有动物,主要生活在四川的深山老林中。
明朝李时珍所著《本草纲目》对大熊猫的药用价值记载称:皮“寝之可驱瘟疬,辟湿气邪气。”膏“治痈肿,能透肌骨”;尿主治“吞铜铁入腹者,水和服之即化为水”。
唐代的685年,太后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70张“白罴”毛皮。此“白罴”经过考证,就是今天的大熊猫。
他在传教士的闲暇时间,在中国进行了三次考察旅行(1862-1864,1868-1870,1872-1874),足迹遍及华北、东北、西南、中南、华东等地,获得了许多当时未知的动物和植物标本。这些标本基本都被送到法国的博物馆进行展览,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强烈兴趣。
资料中这样写道:谭卫道神父在中国发现了200多个种类的动物,其中63个种当时不为动物学家所知,并且发现了807种鸟,其中65种以前未被描述过。
他做了大收藏量爬行动物、无尾两栖动物和鱼类的工作,并把它们送给物种学家进行进一步研究。他还大数量地收集飞蛾和昆虫标本,大多数在当时都不为人所知。
到了清代,全中国已经没有野生麋鹿,只剩下人工饲养的麋鹿。这些式样麋鹿,全部生活在南苑皇家狩猎场里面,有200多头。
有意思的是,麋鹿之所以没有彻底灭绝,也有谭卫道的很大贡献。1865年,谭卫道很聪明支付了20两银子,从看守南苑的士兵手中,购买到了两张麋鹿皮和一副头骨,引起整个欧洲的轰动。
1894年,南苑狩猎场围墙被永定河的洪水冲塌,没有被淹死的麋鹿四散逃走,被饥民们全部捕杀。当时满清政府忙着打甲午战争,哪里有精力去管什么麋鹿。
1956年,英国将本国的麋鹿送给中国北京动物园4头,中国这才又有了麋鹿。如果不是谭卫道,麋鹿肯定就灭绝了。
1869年3月11日,谭卫道来到四川宝兴县(今天属于雅安市)的乡下传道。当地猎人听说他在出钱搜集珍惜动物和植物,就将一张奇怪的熊皮卖给他。
谭卫道在日记中惊讶的写道:“它除了四肢、耳朵、眼睛周围为黑色外,其余全为白色。这一定是熊属的一个新种。”
只是,由于在大山中找到熊猫是极为困难的,他们多是向当地猎人购买熊猫皮或者标本而已。
露丝·哈克尼斯本来是普通的美国女人,职业是服装设计师,开着一家生意不错的服装店。在34岁时,她同身为动物学家的丈夫一见钟情,迅速结婚。
结婚仅仅2周后,丈夫受到纽约动物学协会的委托,到中国寻找到活的熊猫并且带回来。
据说丈夫握着露丝的手,恳求他两件事:第一,自己死后,露丝一定要开心的活下去;第二,希望露丝能够找到一个探险家,在中国找到活的熊猫,送到美国的动物园,完成自己的心愿。
然而,她找到的探险家都认为:去中国偏僻的大山中,寻找一只传说中的动物,是非常荒谬的事情。就算能够找到熊猫,探险的支出也会远远大于收入,是赔本的买卖。
这些强壮的男人看到露丝弱不禁风的体型,都坚决反对她组团探险,这样太危险。
就算忽略四川无处不在的土匪、强盗,他们怀疑露丝是否能够坚持走完1天的山路。
杨是个业余探险家,本来也认为露丝去探险简直是胡闹。只是,露丝许诺会给予丰厚的报酬,昆汀.杨才决定帮助她。
于是,露丝放弃了服装职业,出售店铺,变卖了家产,倾家荡产组成了19人的探险队。
露丝作为一个毫无探险经验的白人妇女,要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险峻山路上,每天行走至少20公里,难度可想而知。
她在日记中写到:可以想象,一个必须不停地爬上翻下的世界。在那里,雨水夹杂着冰块,还有阴冷的鬼魂般的乌云,还有如刀子般锐利的狂风。
昆汀.杨虽然去过很多可怕的地方,也认为夹金山这里的地形和天气都是全世界最恶劣的。
经过20天的艰苦搜索,1936年11月9日,探险队在夹金山下的竹林中,发现了一只出生不到1个月的熊猫幼崽。
多年后回忆当时的景象,露丝还充满了对苏琳的喜爱:它肯定是饿坏了,它那小圆球脑袋,用鼻子磨蹭着我的上衣,忽然本能的找到了我的。
本来计划一到二年才能找到熊猫的露丝,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好运:没有任何童话比这一幕情景更具梦幻色彩了!没有任何虚拟昏暗的迷宫,比这一幕情景更令人不知所措!
苏琳一次突然生了小病,露丝急的抱着它去看了儿科医生,把后者搞得瞠目结舌。
美国政府认为,熊猫被带到美国,完全属于娱乐和科学研究性质,似乎无关大雅。
当时是1936年12月初,国共内战已经到了尾声,国民政府非常希望借助美国力量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。
12月2日,即便露丝可以合法带走熊猫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她在海关登记证上写的是“哈巴狗,价值20元”。
一个贵妇塞给她一张空白支票:我已经签了字,金额这一栏是空白的。您可以随便写金额,但务必要将这个可爱的动物卖给我。
苏琳拒绝了,这倒不是说她完全不在乎钱,而是认为只有动物园才能照顾好苏琳。
不过,当时大部分美国人认为,苏琳孤零零的生活在这里,实在太可怜了。他们希望露丝再去捉一只异性熊猫,作为他的伴侣。
于是,1937年8月11日,露丝再次同昆汀.杨,来到已经爆发战争的中国。
到了1937年12月,露丝从当地中国猎人手中购买了一只熊猫,再次运回了美国。
昆汀.杨认为已经不可能将成年熊猫带回美国,不如将它杀死后制作成标本,一样可以卖大钱。
双方争执期间,昆汀.杨开枪将成年熊猫打死。目睹这只熊猫的惨死,露丝极为悲痛,开始意识到无论任何原因捕捉熊猫,都是错误的行为。
也许这段探险经历还是影响了她的健康,1947年仅47岁的露丝突发心脏病而死。
露丝并没有通过熊猫,谋取到什么大的财富。死时,她也是穷困交加,相当凄凉。
1941年,为了表示对美国民间机构对中国战争难民的大量捐款,宋美龄和宋蔼龄出面代表中国,赠送了两只熊猫给美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