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5-31作者:admin浏览: 次
恒达注册这句俗语来形容只要一心向佛,就不必拘泥于清规戒律的僧侣。而这句深得佛法精髓的俗语之所以传遍大江南北,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,还要归功于《活佛济公》的热播。
作为这部发人深省的电视剧的主演,饰演济公的演员游本昌在这部剧中为观众们呈现出一个慈悲为怀、警恶扬善的济公形象,这个角色因此深入人心。更令人感到啧啧称奇的是,在拍摄《济公》的过程中,由于一连串发生了3件怪事,原本的演员游本昌居然自此一心向佛,最终选择了皈依佛门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
作为一部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,《济公》是我国影视剧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。由演员游本昌饰演的济公,那副衣衫褴褛、满身邋遢却慈悲为怀的形象更是无人可以超越的存在。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作为主演的游本昌与济公一样,很小就与佛结缘。
由于自小家境贫寒,游本昌小时候体弱多病,身体十分孱弱,甚至有人说他活不过十三岁。游本昌的父母崇信佛法,就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兴慈法师为师,取法号为“乘培”。就这样,游本昌在幼年时期就是在佛寺当中度过的。
后来,游本昌离开寺庙开始攻读学业,在高中毕业后进入了文工团,成为了一名预备演员。勤奋上进的游本昌先后辗转进入上海华东人民艺术剧院、上海戏剧学院,经过一系列的科班训练后,游本昌正式成为了一名演员。
就这样,成为演员的游本昌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,出演了许多话剧和电视剧,在演艺圈也算小有名气,或许连他都没有想到的是,自己的一生注定与佛有缘。游本昌幼年在佛寺的生活让他免除可能夭折的厄运,而自己的事业高峰期也与佛教息息相关。
1985年,电视剧《济公》筹拍,此时已经53岁的游本昌被导演组相中,邀请他前来出演济公这一角色。或许是这个角色勾起了游本昌的回忆,他最终答应了导演组的请求,投入到《济公》的拍摄中。
为了演好济公这一角色,游本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剧组中,仔细揣摩和体会济公那种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”的神髓。而让自小就与佛结缘的游本昌投入到济公这个角色中,随着拍摄的进行,3件怪事的发生让游本昌重拾儿时的善缘,从此一心向佛。
由于当时拍摄技术的落后与局限性,剧组还无法利用科技来实现“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”,基本上还是得“靠天吃饭”,等到合适的天气再进行相关剧情的拍摄和录制,而这对于演员和导演来说,无疑都是一种考验。
在一次拍摄时,恰巧剧情需要以一场瓢泼大雨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,然而剧组人员多日来严阵以待都等不到雨天。这样一来,不仅影响了剧集的拍摄,也让准备多时的演员焦虑不安。眼见拍摄受到影响,心急如焚的游本昌开始在心中默默祈祷,一遍又一遍地祈求上天降雨,解决剧组的燃眉之急。
令游本昌始料不及的是,自己祈祷不久后,天空顿时由晴空万里变得乌云密布,然后就下了一场大雨,游本昌的“人工祈雨”居然奏效了!剧组人员立刻各就各位,紧赶慢赶地把这部分的剧集拍完了。而就在剧组收工之际,这场雨又马上戛然而止了。
在经历了“想雨就雨”这件怪事后,游本昌随即又经历了第二件怪事——“想晴就晴”。当剧情需要以晴天为背景时,当时的天气则阴晴不定,让剧组陷入窘境。而当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,游本昌又在心中默念,祈求天空放晴。谁知又是在游本昌祈祷后,天空立刻放晴,再次解决了棘手的天气问题。
在经历了上述两件“想雨就雨”、“想晴就晴”的怪事后,游本昌一方面将信将疑地觉得这可能只是巧合而已,一方面又难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祈祷起了作用,猜疑这是佛法的力量帮助了剧组。而当“摇扇招蝶”这件怪事发生后,游本昌自此决意一心向佛,皈依了自己阔别多年的佛门。
原来,当时需要拍摄一场济公摇动扇子吸引蝴蝶的戏,来展示济公的法术高强。如果是今天想拍摄类似的戏码,多半就要采用特效来后期处理从而呈现给观众。然而,当时那个年代并没有这种先进的特效手段,这就意味着剧组必须真的拍到这副情景才行。
当时的剧组一方面认为这样的镜头最能展现出济公的法术,增加可信度,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样的场景可能确实是不太好拍,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如果尝试了不行就只好作罢。身为主演的游本昌也觉得难度太大,只能默默祈祷可以成功。
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,游本昌进入状态后,轻轻摇动扇子就真的招来了一只蝴蝶,而且蝴蝶还十分配合地落在扇子上,一动不动,整个拍摄过程一气呵成。原本还对佛法半信半疑的游本昌此时心中百感交集,真切地感受到了奇迹的发生。
就这样,经历了3件怪事的游本昌发现,自己经过祈祷的确是“心想事成”。自幼受到佛法熏陶的游本昌相信,这就是佛法对自己的点拨。自此之后,游本昌开始一心向佛,演戏之余虔诚修习佛法。2009年,76岁高龄的游本昌正式剃度出家,成为了一名和尚。
出演济公的游本昌之所以能够恰如其分地呈现出一个慈悲为怀、游戏人间的济公形象,除了演技精湛以外,自然与他深受佛法熏陶是分不开的。3件怪事的发生也恰好坚定了游本昌修习佛法的决心,或许这就是缘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