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4-30作者:admin浏览: 次
恒达注册忘记了究竟看过这本书几遍了,(也忘记了电视剧究竟看过几遍了),印象中每次都是在临近期末,默默掏出手机,刷完这本书。大概是希望借此激发自己拼搏进取的斗志吧?毕竟大学的期末确实······
这本书出自都梁老先生之手。由其亲自改编的剧本付之荧屏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收视潮,足可见其作品的魅力所在。第一次看这本书就被它吸引了,每一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,散发着特有的人格魅力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剧中的经典战例并非虚构,而是确有历史可循。
剧中李云龙一炮干掉坂田指挥部的战斗,其原型是1939年我军在保定市涞源县黄土岭战役中炮击日军名将阿部规秀的事迹。
李云龙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的战役,原型是1943年王近山将军在山西洪洞县韩略村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的战役。
书中开篇的李家坡之战,历史原型是1940年百团大战第三阶段著名的“关家垴之战”。
这些细节无疑又为这部佳作增光添彩了。果然,经典自有其魅力。遗憾的是,由于种种原因原著的大部分内容未能与大家在荧幕上见面。如果没理解错的话,这些部分才是真正的精华。由宏大精彩的军事场面的描述转而进入了对国家社会,对人的复杂性以及人性中人不愿直视部分的思考。
第一次看到赵刚自杀的情节时我是极不愿接受这个事实的。当心中既有的结局与现实出现偏差,这令我难受了很久。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个结局早就有了暗示了。李云龙和赵刚在赵家楼的那次谈话就暗示了赵刚的结局,现在也终于明白,音乐为何在那个时刻响起。
现在想想田墨轩老先生确实是个少有的智者,他能看破重重的迷雾预见未来,他早就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发生一场动乱,不幸言中,又是谁的不幸呢?可惜的是,田老先生也在那场使大批知识分子沦为贱民的运动,以及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下被葬送了······
接二连三的噩耗着实令人无法忍受,可这才只是个序幕额。现实不会善良到给世人喘息的机会,文革的风暴就席卷而来了,世事又在变了,这些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,势不可挡。李云龙终究迎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战,纵然李云龙作为一只强大的野战军的指挥员,在这场战役面前也只能是失败。可对手已然宝剑出鞘,他能不亮剑吗?
不得不考虑这件事的正确性,这到底是谁的错, 是造反派的错吗?他们响应领袖的号召捍卫“”的胜利成果,他们有什么错?而军队也没错,军队的职责是保卫国家,维护社会稳定,在遭到武装攻击时必然要还击。到底是谁的错呢?既然他们都没错,那就只能是我的错了。
既然错了,就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在那个混乱的年代,人的尊严,尤其是阶级敌人的尊严都可以视为负数。而军人······(编不下去了,剩下的交给有兴趣的有心人去探索吧)